欢迎访问电竞企鹅直播官网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8333811520

中国“港机之王”有多牛?6年做到世界第一垄断美国90%市场

来源:电竞企鹅直播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01 21:15:26
详细信息

  当今世界能够说是一个“海洋世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那积极发展远洋国际贸易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各国港口繁忙的集装箱装载和运输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港口用的大型龙门吊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电气化机械设备,世界上能制造大型龙门的起重机企业少之又少,这种技术仅仅掌握在个别国家手中,基本属于垄断性技术,而能够设计和制造质量放心可靠而价格实惠的产品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根据世界货运方面的权威媒体英国《世界货运新闻》给出的调查和统计显示,仅仅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这一年间,全球共交付271台岸桥机械,而中国振华重工就占到了其中82%的份额,共交付了222台岸桥设备。

  振华重工把产品卖向全球95个国家,不管是美国、欧盟还是非洲等国都有振华的产品,而欧美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港口机械市场第一把交椅,是名副其实的“港机之王”。

  美国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多次和制裁中国产品和企业,但振华重工的龙门吊设备却一次次打了美国的脸。

  2021年,在中美贸易战大打出手的情况下,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前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口参观,并在结束后大谈美国基建复兴的计划,被美国媒体争相报道,但其身后的振华重工的巨型起重机却被清晰的拍到,这些中国制造的庞然大物赫然与热衷贸易战的拜登同框。

  与这样讽刺意味的场景相对应的是,中国振华重工的港机产品垄断了美国90%的港机市场,美国港口和造船业对中国振华的港机产品高度依赖。

  那么振华重工前期在管彤贤的带领下是怎么一步步成长为世界港机市场的“扛把子”的呢?

  其实振华重工能发展壮大的秘诀就是“自主创新”,这也是中国振华重工不惧美国制裁的根本原因。

  自中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国策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全球供应链一环中的“世界工厂”,中国对外出口份额逐年增加,并在2008年超过德国、美国等国家,成为全世界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体。

  截止到2021年,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等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上海港更是达到了2294万TEU。

  中国造船业也在2020年新船装运量位居世界首位,衡量造船业的指标如新船订单、完工量、手提订单这三个指标也均排在了世界前列,远超于昔日的欧美船舶巨头。

  但上世纪90年代,关乎港口吞吐能力和造船能力的港机行业却一直被国外垄断,中国的港机市场有超过95%都被如日本、韩国、德国等港机公司垄断,中国国产港机要么载重能力平平,要么质量一般,长期处在“other”的行列。

  但饶是如此,国内港口建设中还是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去购买这些设备,究其缘由是当时国内企业缺乏设计经验,生产水平低下,甚至造出来的港机产品故障率不断,还不如外国淘汰的二手货好用。

  深刻认识到中国港机设备现状的管彤贤对此忧心忡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你们见到外国人那种傲慢,根本看不起我们”,但心里憋着气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当时中国港机行业的现状。

  但管彤贤可不是逆来顺受的人,他要把心里憋着的一股气释放开来,他要把中国人自己的港机产品做好做强。

  1992年,管彤贤靠着东拉西凑的一百万美元的资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上海正式创业,把公司的名称起为“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之中的“振华”两字正是管彤贤创业时的“初心”,振华也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可见管彤贤一开始就抱着极高的爱国热情创业。

  事实也正是如此,公司从成立至今,“爱国主义”一直是其公司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饶是条件如此艰苦,管彤贤内心还是对振华的前景的充满信心,他在一次开会时喊出了自己的心愿:“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要有振华港机的产品!”,全体振华人也憋着一口气要为中国争口气。

  虽然当时老管的口号响亮,可还是不得不面对公司目前的现状,成立伊始的振华港机厂年出货量甚至不如同类公司的上海港机,要知道当年上海港机一年也仅仅能做一两个门吊外加一些散货机械,振华的处境一度十分危险。

  为了让公司有收益,管彤贤到处跑业务,电话不断;为了搞产品制造,管彤贤又拉下脸来到处求别人做部件、搞组装。

  但要知道的是,当时中国市场刚刚打开不久,中国制造也发展不成熟,中国大部分的初创公司都是靠着这个套路发展起来的。

  振华公司最初的发展方式和其他公司没有不同,也是按照这一个套路来的,但振华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策略,那就是走“先国外市场”的策略,这或许也是管彤贤能在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的原因。

  为什么管彤贤会走“先国外市场”的策略呢?还在于当时的国内市场已被外商高度垄断,国内都会存在“国货没人买,洋货被垄断的局面”。

  而在国外,由于港机制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外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昂得多,中国制造一台港机劳动力成本如果占到10%,那么欧美国家制造一台劳动力成本就要占到30%-50%,这也造成了全球范围内港机的高昂价格。

  1992年,加拿大温哥华港招标港机供应商,振华港机以低于对手30%的价格并自掏腰包白搭百万美元运费的竞标书赢得了温哥华港的港机供应合同。

  为了打出振华的名声,让振华一炮打响,管彤贤带领振华员工像打磨工艺品一样,制造他们第一台出口国外的起重机,凡是振华无法把控质量的零部件一律采购世界名牌代替,凡是认为会产生瑕疵的部件一律全部换新。

  就是靠着振华精益求精的精神,振华的第一单海外出口产品赢得了客户的赞誉,虽然没获得多少利润,但也为振华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

  其中温哥华港在1993年再次向振华下单,而美国迈阿密港则在1994年一次性向振华下了4台产品的订单,振华在欧美市场逐步站稳了脚跟。

  当然,振华的成功除了靠质优价廉的产品外,重信守诺也是振华赢得客户的关键。

  在出口阿曼岸桥设备中,由于当时振华还处于技术积累期,其场桥行走减速箱存在设计不当的问题,振华在察觉缺陷后,没有推脱责任,反而下定决心一次性把这40台问题减速箱全部免费予以更换。

  尽管外国的港机巨头们对振华的出现头痛不已,但却是对振华无可奈何,仅仅价格一项就让他们没办法抵御,更别提振华制造的港机设备质量已经和他们相差无几。

  这也导致了振华不断在国际港机市场上开疆掠地,而昔日的国外港机巨头们却不断丢城弃地。

  到1998年时,振华港机已经成长为港口集装箱机械行业的领袖,其产品占据世界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已经让昔日的“列强”们望尘莫及。

  那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产品的利润呢?振华的处理方法就是“创新”,以创新驱动新产品研发,以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利润,也提高了振华的生存能力。

  说干就干,振华为了鼓励创新,每年拿出5%的产值投入到产品的开发创新中,并每年另外拿出1000万人民币的资金作为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据悉最高的奖励可达100万元。

  振华还和国内外20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合作,这中间还包括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力夫坦克公司等,调动他们协助分析和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

  在振华全公司自上而下的创新机制引导和激励下,振华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成就。

  根据振华官网显示,目前振华申请国内专利223项,发明专利103项,实用型专利113项,有效国际申请专利24项,还有2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由于很多国家都禁止港机在自己国家港口组装,所以振华生产的港机设备为了顺利出口必须整机运输。

  但要知道,港机设备由于属于大型机械设备,超长、超重、超远运输一度影响到振华生产的设备的交付周期。

  当时全世界仅仅有荷兰的DOCKWISE公司能够给大家提供运送这种超大型机械设备的服务,但运费每次都高达百万美金以上,一台辛辛苦苦做好的港机设备的利润被运输环节赚走大半利润着实让人心疼。

  从买入一台大型二手运输船开始,振华一步步研究改装,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这种大件运输船的制造技术,最多时拥有29艘6万吨到10万吨的运输船。

  由此,振华不但保证了设备的交付时间,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变成全球上唯一一个能自己制造,自己运输的港机制造商,再也无需看别人脸色。

  靠着强大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振华重工的产品也慢慢变得存在竞争力,也在国际上得到了慢慢的变多的认可,把“中国制造”的这展大旗高高举起。

  2001年,振华重工在欧洲市场获得大突破,大举进入欧洲市场,共向包括德国、荷兰、英国和西班牙在内的4个国家的6个港口出口了36台岸桥设备,设备总价值近2亿美元,让从未进入欧洲市场的日本、韩国同行震惊。

  2002年,振华重工以自研的“双小车岸桥”设备成功打入对技术方面的要求苛刻的港机之乡汉堡港,振华重工的港机技术获得了德国人的认可,先后获得汉堡港3亿美金的合同。

  但振华保持强大的原因显然不止仅仅在港机制造这块,审时度势,公司紧盯市场变化,也是振华重工保持强盛不衰的原因。

  与港机制造息息相关的散货机械、海上石油开采配套设备、钢结构等行业亦是振华重工寻找的新的增长点。

  振华重工早在2004年,就看到散货运输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于是管彤贤开始布局散货机械行业,凭借着霸主级别市场地位和积累人脉信誉,其散货机械在2005年销售额就占到了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振华重工还涉足了大型钢结构桥梁领域,2006年5月与美国纽约市政府达成协议,成为预计投资47亿美元的加州大桥钢结构主要分包商,此后又陆续在钢结构市场拿到了韩国釜山和仁川的万吨级订单。

  振华的公司资本也从最初的100万美元,通过不断的盈利再投资和资产重组、上市A、B股等手段,其产值从1995年开始,连续7年保持30%的增长,近些年虽然制造业疲软,但振华也从始至终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振华和华为一样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管彤贤这样的企业家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尊敬,振华重工也无愧于“港机之王”和“国之骄傲”的称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