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下载网址:
金秋十月,江北水城再迎行业盛会。10月18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钢管产业大会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聊城摩天轮酒店隆重举行。
在这场融合传统产业根基与现代发展思路的会议上,上海钢管行业协会首席专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永喜应邀出席,并发表《我国无缝冷管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探讨》主题演讲,为冷管这一“小众但关键”的领域把脉定向。
孙永喜在演讲中指出,无缝管市场中,热管作为大众产品年产量约2500万吨,而冷管作为小众产品,年产量约500万吨,虽规模有限,却以其高精度、高性能和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特点,位居我国无缝钢管行业的高端产品序列,是支撑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
然而,冷管行业长期面临产能过剩、效益偏低的结构性矛盾。据孙永喜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中约80%来自民间投资,且仍在增长,许多企业盲目投向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供应远大于需求。
数据显示,中国冷管市场集中度较低,前五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不足40%。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山东临沂等地,碳钢冷管生产企业约250家、生产线家、生产线条。
在分析国内外市场格局时,孙永喜表示,我国热轧管占总产量80%,冷管占比不足20%。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冷管在技术升级过程中数量不会萎缩,反而会稳步增长,预计国内冷管市场每年将有2%的增长空间。
价格走势印证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今年普通冷拔管价格下降8.3%,均价在5800-6200元/吨区间,而精密液压缸用管价格却上涨12.5%,达到15000-18000元/吨。孙永喜强调,这一对比清晰揭示了行业正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新技术重新做一遍。”他表示,中国无缝钢管年产量约300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2500万吨,出口量保持在550万吨水平,行业已进入平台期,“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深度、市场精度与全球运营能力的综合较量。每一次技术的更新,都将淘汰一批企业,同时诞生一批新型企业。”
针对行业升级,孙永喜提出三大方向:技术质量突破、装备工艺升级、长短流程协同。
从需求端看,在增量政策推动下,下游市场的需求量开始上涨肯定会慢慢的好,应用的领域大多分布在在能源化工、工程机械装备、汽车制造,其中钢管需求端68.8%集中在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领域。
孙永喜认为,能源领域每年消耗无缝钢管大概在450-500万吨,其中需要冷拔/轧精密处理的高端能源用管占比约为30%~35%,即年需求量在150万-170万吨左右,且随着能源转型加速,这一比例仍在持续提升。能源领域对无缝冷拔、轧钢管的需求将呈现“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存的局面。
他特别指出,新能源汽车将带来最大的增长空间和利润机会,而传统碳钢无缝管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会下降。核电、火电锅炉等领域对高端钢管需求稳定,其中火电锅炉年用量约120万吨,广义工程机械用管达1350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低空经济正成为冷管产品的高价值增量市场。孙永喜预测,到2026年,焊管在无人机起降平台、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年需求量将达120万-150万吨,占总量的60%;冷拔管在物流管道、能源输送中占比20%,年增长率超过25%;不锈钢管年需求约10万吨,增长率达30%以上,呈现明显的高端化趋势。
展望行业未来,孙永喜强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是简单放弃中低端产品,而是“认真做好钢管”。他阐释了这一理念的三重内涵:“认真”做好钢管,体现态度;认真“做好”钢管,聚焦过程;认真做“好”钢管,追求结果。
他建议企业建立三个战略支点:技术锚点、生态协同和绿色制造。通过攻克精度、效率、能耗等关键指标,构建材料研发、智能装备、标准认证的一体化平台,提高绿电和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低碳目标。
孙永喜最后表示,中国碳钢和不锈钢冷管总规模约650万吨,若能够成功插上精密制造的翅膀,中国钢管产业必将完成从“量”的巨人到“质”的先锋的华丽转身,为高端装备国产化注入坚实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人切割小区23部电梯钢绳,业内人士:打开门需三角钥匙,需对电梯有一定了解,律师:行为人已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四川一老板回应10元1克收了小孩72克黄金:怕孩子找不正规渠道卖掉,已还给家长
女儿花2888元给75岁父亲办欢乐谷年卡,父亲每天早晨6点起床,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玩
四人吃饭饮酒后一人死亡!法院一审判先行离开两人无责,另一人赔偿死者家属52万余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2nm工艺的A20和A20 Pro芯片预计将搭载于这些iPhone机型
.



